内蒙古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教研室始建于1958年。1999年由原农牧学院的作物遗传育种教研室和林学院林木遗传育种教研室人员合并,形成多学科融合的团队。
师资队伍 教研室现有人员1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实验员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3人,有硕士学位的2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7人。已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学术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的教学团队。
教学工作 本教研室主要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农学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等近十个专业的本科生开设遗传学、生物统计学、作物育种学等25门专业课。平均每年给近40个本科班开设实验。各课程的实验课共有31个实训项,平均每年达到18400人时数。教研室教师每年指导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52-57人,指导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16-20人。
科研工作 近三年,本学科的科学研究立足于地区作物优势,开展遗传基础研究和育种应用技术研究,年均完成科研项目15项,在研国家基金项目8项。选育出的优良作物品种有:燕麦品种蒙农大2号、3号,马铃薯品种内农薯2号、3号等。本年度发表学术论文26篇。其中,核心期刊22篇,SCI论文2篇。主编和参编教材5部。
实验室建设 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是作物遗传育种教研室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可靠保证。实验室面积为600平方米,目前实验室有先进的仪器设备130台件,新建计算机实验室4个标准间。近年来,学科注重内涵发展,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实验设备得到更新,从而为本科生、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和创新研究的提供安全、便捷的实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