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风掠过返青的麦苗,在广袤的田野上,我院22级智慧农业专业的同学们正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春耕故事"。不同于传统农人的锄头与犁铧,他们手中的装备是能谱仪、无人车和智能终端——这是新时代的"春耕图景"。从最初面对土壤样本的手足无措,到如今娴熟操作各类智能设备,短短几周,这群"科技新农人"已然在春日的田野里完成了华丽的蜕变。
一、土壤里的"数字密码"
在持续近一个月的实战中,我院22级智慧农业的同学们已完全掌握"测土配方"全流程。
同学们根据梅花法(也就是“五点取样法”),使用铁锹取样(0-20cm耕作层为重点),日均完成20+个采样点。 通过测土壤墒情的传感器,同学们发现同一地块阳坡与阴坡含水量相差最高达15%;结合GPS定位数据,可以实时了解取样坐标,精准定位。
二、能谱仪+无人车:田间地头的"黑科技"
同学们操作便携式能谱仪快速检测钾、铀、钍等元素含量,这次所使用的伽马能谱仪主要是测钾含量为主,通过能谱峰位识别,观测这个数据是否准确,为后续精准施肥提供依据。改装后的无人小车搭载车载伽马能谱仪,在近一个月的使用下来,大大解放了人力,只需远程操控即可。期间同学们也自己摸索如何使用这台小车,让效率更加高效。
三、 校企共育新农人
4月23日,新大陆集团凌总为我院22级智慧农业学生带来专题分享培训。内容一: "不要局限于技术!" ——建议同学们从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精准种植系统优化、AI驱动的作物表型分析与育种决策支持系统、植物工厂环境智能调控模型与优化等多维度切入。内容二:通过《小农户视角下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研究》案例,讲解论文构造、分布、注意事项等,为我院同学写论文提前打好预防针,让同学们写论文不再迷茫。
当无人车的轨迹划过返青的麦田,当能谱仪的数据点亮智慧农业的星火——这个春天,我们不仅收获了技能,更触摸到了农业的未来。 这不仅是专业技能的提升,更是从'学生'到'新农人'的身份觉醒——当我们蹲在田地上讨论无人车参数时,终于理解了'智慧农业'四个字的重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