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0901)作物学一级学科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添加时间:2014/11/05 编辑:白娜娜 浏览次数:602

一、学科简介

作物学学科是内蒙古农业大学建立较早的农学学科,作物学一级学科于200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含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技术、作物保护学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作物保护学为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该学科针对制约自治区作物生产发展和耕作制度中的重大理论和技术问题,围绕自治区主要特色优势作物玉米、马铃薯、向日葵、燕麦、春油菜、饲用作物高丹草、亚麻等开展生态农业、耕作制度、栽培技术、遗传育种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以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耕作制度为目标,将应用基础、应用技术研究与技术开发推广相结合,育种、栽培、耕作制度及病虫害防治紧密结合,获得了作物高产优化栽培决策支持系统、饲用作物新品种培育、农牧交错带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等一批具有重要理论和生产实践价值的科学技术成果,有些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该学科支撑条件好,我校有畜牧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生态学、草学、农林经济管理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有植物学、土壤学、蔬菜学等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这些学科长期培养研究生和开展科学研究的经验和条件为本学科提供了很好的依托和支撑。

在长期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中,作物学一级学科下设的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已形成具有自治区特色和学科优势的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形成一批治学严谨、富于进取精神、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创新团队。该学科研究经费充足,目前承担着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重大研究项目及国外合作研究项目,研究项目具有理论和技术创新性。

二、培养目标

研究生思想品德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对协作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1、博士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厚实的作物科学知识,熟悉作物学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了解并掌握本学科的科学前沿,在作物学研究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经历,能胜任本学科有关的教学、科研、推广及管理等方面高层次工作的人才。具体包括:在已有的农学知识基础上,对学习领域所涉及的重要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透彻的了解和把握;具有敏锐的科学思辨和分析能力,能跟踪学科学术前沿,进行理论和知识的创新;对学科某一领域或方向有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理解,通过论文研究工作在本学科理论或专业技术上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能熟练阅读和翻译外文资料,并具备良好的写作和听说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及淡薄名利、投身农业科学的奉献精神。

2、硕士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阔作物科学知识,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规范的学术训练,熟悉作物生产和科研及管理实践,具备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和独立从事作物生产工作的创造型人才。具体包括:对农学领域的重要知识具有较系统的了解;对作物科学的知识有系统的掌握和透彻理解,能创造性地开展作物生产和科研及管理实践工作;对本专业方向的研究及相关成果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了解实验室、田间试验、综合分析的研究特点和方法基础,并能够合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上;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对学术规范有深刻理解,科学态度和作风端正。

3、专业硕士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作物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作物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田间、实验室的综合实验和实践技能,能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农业推广及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熟练地使用计算机,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

三、主要研究方向

作物学一级学科下设的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已形成具有自治区特色和学科优势的相对稳定的15个研究方向。

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1)作物生理生态及决策系统

重点研究作物在不同农田生态条件下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和调控机理,包括作物逆境生理、光合生理、水分生理、营养生理、器官建成生理及源流库协调机理,在群体、个体、分子等不同层次上探索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机制,研究作物、环境、措施三者的关系,探索不同作物高产优质、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栽培新理论与新技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建立和发展以信息栽培为主的数字农业技术体系。

2)耕作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针对我区“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发展战略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研究农牧结合的种植技术体系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途径;针对城市垃圾污染与有机肥源不足问题,研究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与利用途径;针对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探讨我国农业的发展战略。

3)马铃薯栽培生理与品种改良

重点从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马铃薯产量、品种形成的有关栽培理论基础。包括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规律、群体结构、光合作用、块茎形成生理、块茎贮藏生理、种薯生理年龄、矿质营养、水分生理等生理内容,为正确选用种薯,科学贮藏管理、合理栽培,经济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提供理论基础。并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等方法进行马铃薯品种改良的研究。

4)油料作物生理生态与品种改良

从群体、个体、分子水平上,研究油料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及其调控机理等生理基础;结合油料作物的生理特性,研究油料作物高产优质、经济有效利用环境资源的栽培新理论及新技术;在油菜等作物品种生理生态适应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等手段进行油菜品种的鉴选与改良研究。

5)药用植物繁育与生理

主要研究提高中草药产量和有效物质含量的优质栽培技术,中草药的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机理和栽培调控技术,濒危中草药肉苁蓉等的寄生机理和快繁及大田栽培技术,中草药GAP种植的操作规程。

6)作物节水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

重点研究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农作物节水、节肥、高产、高效栽培生理基础,包括作物个体生长发育、群体结构、光合性能、物质积累、籽粒灌浆、产量与品质形成、水肥利用效率等生理基础,从作物群体、个体及器官等不同层次,开展“发挥农艺措施的补偿效应同步提高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理论研究,探索建立作物节水、节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开辟农艺节水新途径。

2、作物遗传育种

1)饲用作物遗传育种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地域、资源及生态环境特点,重点研究:适合于农区、半农半牧区人工栽培的一年生及多年生饲用作物的营养品质、再生性、分蘖性、适口性、消化率等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基础;饲用作物种质资源收集、引进、遗传多样性分析评价与保存利用;饲用作物远缘杂交育种理论、方法及种质创新;饲用作物雄性不育系遗传机理及二系、三系配套利用技术;饲用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

2)作物抗性、品质、产量等目标性状的遗传改良

针对自治区多数耕地处于干旱、冷凉、盐碱、瘠薄等环境生态条件,培育抗旱、耐盐、耐低温、抗病等作物新品种;充分利用自治区农作物品种资源优势,开展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等主要农作物品质、产量等重要性状的遗传改良与分子育种。

3)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作物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的三北地区,东西跨度大,区内作物品种类型丰富,蕴藏着许多地区特有的种质资源。本研究方向主要从群体、细胞、染色体及分子水平研究主要作物及近缘植物的演化、分类及其主要性状的遗传特点,作物种质发掘、改良、创新、评价及利用的理论与方法,作物种质基础性研究等。  

4)特色作物新品种选育

内蒙古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马铃薯、向日葵、燕麦、胡麻的集中产区,本方向重点开展这些特色作物新品种选育研究,以推进自治区优势特色作物的生产。

3、种子科学与技术

1)种子生理生态与质量检测技术

主要针对区域高寒干旱生态条件及荒漠化问题,开展区域优势及特色粮经饲作物、药用植物种子发育与形态结构及化学成分、种子贮藏与寿命、种子活力与衰老、种子萌发生理、种子休眠生理及种子田间、扦样、室内及其它检验技术,以及种子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研究与探索干旱、半干旱区植物种子传播与萌发,植物化感物质与土壤种子库关系的生理生态学。

2)种子生产理论与生物技术

主要开展适宜干旱、半干旱区种植的植物种子资源收集、鉴定与利用,研究不同作植物种子或繁殖材料生产的理论基础、生物技术与方法,作物品种混杂退化机制及防治技术,无性繁殖作物的种子生产技术;开展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春玉米、春小麦、马铃薯、大豆、向日葵、油菜、燕麦、荞麦及其它杂粮杂豆以及饲用作物、药用植物种子生产理论与生物技术研究,为区域种子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3)种子加工与贮藏技术

主要是探索新型种子加工工艺技术原理,研究不同作物种子精选、丸粒化等特种加工技术及种衣剂、包衣方法及包衣技术,开展种子干燥原理和技术、种子清选原理和技术、种子处理与包装技术、种子加工工艺流程、种子贮藏有害生物及其防治、种仓与入库管理、种子贮藏技术、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技术研究。

4、作物保护学

1)作物害虫综合治理

以内蒙古特色、优势作物及草原为研究重点,探索天敌对害虫控制作用的评价方法,揭示昆虫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理,明确害虫种群动态规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小麦、玉米、向日葵及草原害虫的发生规律、成灾机制及防控技术。从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角度,揭示我区主要农林害虫的发生规律及其成灾机制,研究和开发与环境相容的害虫综合治理技术。

2)作物分子病理学

作物分子病理学方向主要从细胞学和分子水平阐明内蒙古特色作物重要病害的寄主和病原物互作的分子基础,寄主的抗病机制和病原物的致病机理。着重研究小G蛋白在马铃薯抗晚疫病过程中调控机制;向日葵抗菌核病和黄萎病分子机制以及向日葵菌核病菌和黄萎病菌的致病机理。这些研究将为内蒙古地区马铃薯和向日葵的抗病育种和病害的综合防控奠定基础。

四、课程设置

1、研究生课程设置

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学分

开课

学期

开课单位

公共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2

32

2

1

人文学院

第一外国语

32

32

2

1

外语学院

学科通开课

32023001

作物科学研究进展

16

16

1

1

农学院

32023002

作物高产理论与方法

32

32

2

1

农学院

专业基础课

32024001

作物生理生态专题

16

16

1

1

农学院

32024002

作物分子育种专题

16

16

1

1

农学院

32024003

作物种子生理专题

16

16

1

1

农学院

32024004

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专题

16

16

1

1

农学院

专业选修课

32025001

宏观农业与农作制度

16

16

1

1

农学院

32025002

作物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

16

16

1

1

农学院

32025003

种子贮藏与检验

16

16

1

1

农学院

32025004

作物病虫防治新技术

16

16

1

1

农学院

补修课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学生补修相关专业本科课程(不计入总学分)

作物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学分

开课

学期

开课单位

公共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32

2

1

人文学院

第一外国语

48

48

3

1

外语学院

自然辩证法

16

16

1

1

人文学院

学科

通开课

22022002

作物科学研究进展

16

16

1

2

农学院

22022001

高级植物生理学与实验技术

32

32

2

1

全校

通开课

专业基础课

22023001

作物高产理论与方法

32

32

2

2

农学院

22023002

作物生物技术

16

16

1

1

农学院

22023003

田间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16

16

1

1

农学院

专业选修课

22024001

作物生理与作物生态

32

32

2

1

农学院

22024002

作物栽培与耕作新技术

32

32

2

1

农学院

22024003

作物优质高产栽培专题

32

32

2

2

农学院

22024004

可持续耕作制度

32

32

2

2

农学院

22024005

作物种质资源学专论

32

32

2

1

农学院

22024006

作物细胞遗传及数量遗传专题

32

32

2

2

农学院

22024007

作物遗传育种新技术

32

32

2

2

农学院

22024008

作物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

32

32

2

2

农学院

22024009

作物种子生理生态学

32

32

2

1

农学院

22024010

作物种子贮藏与加工检验新技术

32

32

2

2

农学院

任选课

补修课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学生补修相关专业本科课程(不计入总学分)

作物学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学分

开课

学期

开课单位

公共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32

2

1

人文学院

第一外国语

48

48

3

1

外语学院

自然辩证法

16

16

1

1

人文学院

农业推广学

32

32

2

2

农业传播学

32

32

2

2

农业政策学

32

32

2

2

通开课

22022002

作物科学研究进展

16

16

1

2

农学院

22022001

高级植物生理与实验技术

32

32

2

1

农学院

基础课

22022002

作物高产理论

与方法

32

32

2

2

农学院

选修课

22024001

作物生理与作物生态

32

32

2

1

农学院

22024002

作物栽培与耕作新技术

32

32

2

1

农学院

22024005

作物种质资源学专论

32

32

2

1

农学院

22024006

作物细胞遗传及数量遗传专题

32

32

2

2

农学院

22024008

作物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

32

32

2

2

农学院

22024009

作物种子生理生态学

32

32

2

1

农学院

任选课

补修课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学生补修相关专业本科课程(不计入总学分)

上一条:(0904) 植物保护 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下一条:(090202)蔬菜学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关闭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版权所有
蒙ICP备05000415号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学苑东街275号    
电话:0471-4318142  邮箱:nxynbs123ys@126.com    邮编:010019